讯,再度陷入心灰意冷的状态。
这一次,又是嫡次孙熊通劝慰楚君熊仪,并且自告奋勇,率领楚国现有甲士,前去抵挡三苗大军,尽量争取缓冲时间。
楚君熊仪则立即派人,紧急召回正在蓝田大营训练的楚国青壮。
楚国社稷已经面临生死存亡,即便训练尚未完成,也要立即返回楚国。
楚君熊仪原本已经下意识答应,但是突然想起,自己的嫡长子熊坎、嫡长孙熊眴与嫡次子熊伯,均因三苗部落丧命。
若是再派身为独苗的嫡次孙熊通,前去抵挡三苗大军,万一再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楚君熊仪将会后继无人。
念及此处,楚君熊仪当即反口,随即颁布国君命书。
为更好抵御三苗大军,从楚国公族之中,挑选五名熟悉战场的子弟,让其等分别统领八百甲士,外加自己家中的壮年奴仆,前去抵挡三苗大军。
谁能成功击破三苗大军,便可以直接晋升为楚国国卿。
若是五名子弟选择共同联手,战胜三苗大军,则五名子弟均可获封上大夫。
嫡次子熊通虽然不惧怕上战场,却也祖父楚君熊仪的良苦用心,所以并未据理力争,而是主动肩负起挑选五名子弟的事务。
不得不说,在另一条历史线中,谥号楚武王的熊通,能力确实不一般。
短短半日时间,便敲定五名子弟的最终人选。
随后又花费两日,快速集结甲士,紧急调配粮食物资,接着便是依次启程。
面对熊通如此高效的办事能力,楚君熊仪经过慎重考虑,最终作出一个影响楚国未来的重大决定。
自己提前退位,将楚国社稷正式交给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