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 第523章 开疆拓土策,优胜劣汰则(2/3)
暂无闲暇追击。”

    言下之意,便是以开疆拓土为主,反倒对人口并无具体要求。

    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周虽然地广人稀,九江郡周边诸侯国子民,却大多源自夷族,甚至还有不少越族融入其中。

    其等语言文字、生活习性甚至思想意识,均与中原有极大差别。

    此前接纳淮夷部族,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短期内并无实际成效与物资产出。

    参考姬宫湦前世话语,这属于长线大额投资,如同高速公路一般。

    若是大周府库钱粮充裕,倒可以无限制接纳其等,偏偏大周府库就像无底洞,无论如何精打细算与开源节流,结果还是无法积攒像样点的家底。

    如何接纳外来优质人口,便成为姬宫湦提升人口的重要标准。

    所谓优质,主要参照三点。

    首先,必须是主动归附大周,并非通过流民迁徙、奴隶买卖、战败被俘等方式。

    其次,需要举家前来归附,而且家中最好有青壮,能够加入王师或参与建设。

    最后,凡是孔武有力、识文断字或身怀技艺等特殊人才,将会优先招纳。

    大周此番吞并九江郡周边诸侯,开疆拓土必不可少,提升人口则是其次,因此同样参照上述三点。

    内史伯朙很是好奇。

    “江淮大涝,南方必然流民遍地,恰好是增加人口的好时机。子民乃国之根基,同化夷越二族,短期内虽然耗时耗力,长远来看却能增进大周国本,大王为何如何短视?”

    姬宫湦无奈道:“圣贤曾曰,人穷则志短,马瘦则毛长。翼国遗民尚未安顿完毕,大周府库已日渐见底。”

    寺人尨问:“大王何意?”

    姬宫湦简略道:“穷!”

    内史伯朙道:“今岁关中与中原大熟,正有大批粮食入库。”

    姬宫湦逐一掐指细算。

    “调拨王师粮草,折成爵位食邑,发放官吏俸禄,更换应急囤粮,等等诸如此类,皆需大量粮食,虽大熟亦刚好足够矣。”

    内史伯朙道:“九江郡周边诸侯虽然遭遇大涝,但是府库积攒尚在,大王可命玄甲军与龙骧军取之,悉数用于安置遗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