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651章 稳一些(5/6)
处,这回没走正阳门,而是绕道陶然亭,往北走和平门。

    正阳门前卖吃的门头多,像什么全聚德、便宜房、鸿宾楼、丰泽园、庆晏楼、老正兴、恒升馆、晋阳居、聚祥公、正明斋、月盛斋、复顺斋,都在这一块,相距并不远。

    既然是乞讨,肯定优先选这种富人消费得起的地方。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总有一些富有同情心的人,会赏乞丐三瓜俩枣的。

    前门那边乞丐多,并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胡同里也有,只不过少一些。

    铁辘轱把的情报中心的情报员们也说过这事,唐植桐担水的时候听了一耳朵,这些乞讨的大多是附近的农民,因为外地的已经很难再进城了。

    尽管是绕着繁华的地方走,唐植桐还是看到了三三两两的乞丐,有的已经明显水肿,步履蹒跚,也看到了有人愿意施舍。

    有个小脚老太太,嘴上一边嘟囔着“造孽”,一边将一小块窝头给到水肿的乞丐,换来乞丐的感恩戴德。

    这年头,谁家的粮食都不多,碰到上门乞讨的,一般会给个一两分钱打发走,给吃食的很少。

    唐植桐看着那水肿的脸庞,心里同样不落忍,停下车给了五毛钱。

    青黄不接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的青色的粮食还没熟,黄色、成熟的粮食已经吃完,大多发生在新粮还没到收割的时候。

    但眼下来看,青黄不接已经不能仅仅看颜色了,放眼望去,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已无粮下锅。

    冬天难熬,实在熬不住还有根绳子。

    现在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难熬,家里已经没粮食,再坚持几天,野菜就发芽了,这是希望;但令人绝望的是现在手里没吃的。

    实在没辙,才舍了脸面出门上街,好好的人,谁又愿意舍弃尊严做乞丐呢?

    这几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对粮食都充满了期盼和渴望,最真切的反映在新生儿取名上,新生儿不少都叫满仓、满囤、盈仓、盈盈、小满、丰丰等,非常直接,但也非常朴素。

    回到家后,唐植桐问道:“妈,最近您碰到过乞讨要饭的吗?”

    “有。”张桂芳点点头。

    “给干粮别多给,尽可能的给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