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有专门放国语片的,以独立的戏院为主,连锁的戏院为辅,院线的概念基本未形成。
只有西片戏院为了分担拷贝成本而发起的联映,国粤语片需要电影公司一家家去跑,电影公司一次不会制作太多拷贝,一部新影片上映,只有家戏院能看首映,且存在故意制造出的时间差,以方便跑片员跑片。
按照戏院装修条件的不同,香港的戏院又可以分为首轮戏院、二轮戏院、三轮戏院和偏远戏院,拷贝会一轮轮往下轮,等偏远戏院上映之时,电影的首映可能已经过去一年半载甚至两三年。
当然,各轮戏院之间的票价相差非常大,首轮戏院的特等、超等座位可以卖到两三元,二三轮却只能卖到毫,等到了偏远戏院,看电影可能只需要几仙。
原本他还有想过买一台二手的放映机,买一些老电影的拷贝,先在士多店门口放露天电影吸引人气,然后让家里没事干的人偶尔去乡村或木屋区流动放电影。
了解了票价的构成后,他的这个念头直接可以歇菜,一部二手放映机至少得大几千,一盘就算再老的拷贝也得大几千,成本动辄几万,放一场电影顶多能赚到十几二十元,把电费人工费一除,差不多白干。
当作生意来经营就免了,当成情怀还是可以的。
或许能跑一趟莫斯科,以宣传苏联政治思想和向世界革命输出的名义免费拿苏联电影的拷贝,再要上一笔活动资金,应该能赚上一笔可观的,现在的卢布还是挺坚挺的,且有不错的升值空间。
电影相关资料来源:陆离〈香港电影院巡礼〉(1964年),《香港影画》(1968年1至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