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常安带着五百两银子,如今一年过去了,也不知道还剩下有没有五十两银子。
跟着于穗岁一起下山的,还有两个府里跟着一起出来的护卫,人高马大的,于穗岁的身高还不到人家的胸前。
算了,她现在只有十一岁,只有一米四的身高也正常,安慰自己这里是古代。
后来吉光也长到了一米六,她现在多吃点肉,每天喝点豆浆吃点鸡蛋吧。
她本想是喝点牛奶,但是她们过段时间还要南下,总不能一路上都牵一头牛吧!
下山不久就看见路边的岔口处,摆了一个棚子,没有招牌,于穗岁跟着人走近一看,是卖面的。
“老板,四碗面,加肉!”于穗岁找了个凳子就坐下,她要先吃一点东西垫垫肚子,不然等会还没走到城里,她肚子就闹起饥荒来。
老板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弯腰曲背中年男人,手脚麻利的煮好面,切了肉放在上面,端过来,“客官,四碗面好了,一共是120文钱。”
祝余从荷包里掏出一角银子,递过去,等着老板找零。
钱要省着花。
一碗面三十文,于穗岁不知道贵不贵,她现在对这里的物价没有概念。
一两银子一千文,这样换算,应该是不贵的。
几人呼噜的吃完面之后,又赶着去城里。
那卖面的老板,等于穗岁走后,腰也不弯了,背也不曲了,拿着那一角钱,抛了一下,又收回来,收了摊子回家去了。
于穗岁带着三个人,在酒楼里大吃大喝,连点了两只鸡,还有一些肉菜,青菜就是应个景,几人吃得心满意足。
祝余本来以为吃完就要回去了,结果于穗岁又带着她们在城中闲逛。
这里的街道并不宽,两边的房子却修得密集,逛下来,又吃了一圈小吃。
两个护卫对于今天大吃大喝,也颇感到意外,不过想着少爷也不过是个小孩子,这一时兴起也是正常的。
他们几人也就这样,在怀庆府里五日一下山,待了两个多月,等到了入秋,常安才带着自己那四十两银子继续往南。
于穗岁一边跟着常安访名山大川,一边跟着祝余一起,到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