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甚么书,只管喊老儿来伺候。”
王恒微微颔首,柳大步履轻盈地走开,眨眼间不见踪迹了。
王恒也不去寻他踪影,一意以看书为要务,过不多时,忽然见柳大端着茶托上来,上好的龙泉瓷茶盏,王恒放在手中轻轻闻香,大约是本山的红茶,有一股馥郁的浓香,饮一口,回味甘甜,妙不可言。
《洞庭西山万户庄风土志》注明编者为苏州府庠生柳墨村,想来就是柳大口中墨老。
稍稍翻阅几页,便发现墨老行文详实,辞藻优美,于这部史志是下了苦工的。
万户庄中有这等学识的老秀才,若非庄子里不太平,黄云台哪里还用外出上书院,由此,王恒又发一番感慨,造化弄人。
《风土志》开篇即是黄氏庄主元阳公率部曲千里南渡,初聚居于涵村后埠一带,越数年,协助前朝朝廷剿灭太湖水匪白头军,被前朝封为太湖水军万户,因庄户人口滋生过快,于缥缈峰下新建坞堡,黄氏一族遂世代居于万户庄。
墨老由黄氏后人聘请来修志,先辈创始人只提及元阳公一人,也是不足为奇的。
王恒思潮起伏,心道若不是自己知晓一些首尾,可不就信了这风土志,可见,历史任人打扮,尽信书不如无书。
王恒暗自腹诽,放下书卷,啜一口茶,目光朝前一扫,猛然发现有些不一般。
西首的琅嬛福地,虽说是与洞天福地是分开的两大间,其实只略作隔开而已。
王恒坐在洞天福地这一间的入口处,朝西一眺,琅嬛福地中的景象瞧得清清楚楚。
琅嬛福地不知甚么时候也点亮了一盏灯,灯旁站着一名纤弱的少女,时而背着身子在整理书架,时而侧坐着吟诵一番,灯光映衬着她妙目含烟,这无疑是个美丽的少女。
然而让王恒惊奇的并不是少女的美貌,而是她浑身上下的衣着打扮,她身着玉色窄袖对襟短衫,下身是开叉长裤,淡雅出尘得很,这完全不是时下少女的装束,本朝女性衣着保守,这倒像是很久以前的前朝打扮。
更何况,大雪天气,至少要穿上皮袄裙才合适,这少女穿得如此单薄,倒像是身处春秋之际。
王恒不由自主向站起来,向西走了几步,来到琅嬛福地窗前,那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