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江海潜寻 > 第112章 科技助推了考古,考古丰满了历史(1/3)
    年节的气氛热烈而祥和,团聚的主题一再被渲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初六这日,南京南站,客流量仍然很大,摩肩擦踵之间,竟把人热出了汗。

    郭超仁、梁宽出了车站,坐上地铁便奔明孝陵而去。

    往日里,明孝陵人流如织,历史的厚重和秀美的山水交相辉映,总能带给游人别样的体会,他们或缅怀历史,或打卡留念,生活也因之摆脱了平日的庸常。

    可能是因明孝陵的肃穆,与年节的气氛不甚相符,所以今天游客不多,正适合几个约见的学人在此闲聊漫步。

    何况,他们对“长江口四号”沉船的船主,初步判断为钱鹤皋,因此在明孝陵约见,也很应景,别有一种浪漫情致。

    紫金山下,雪后初霁。来到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孝陵,倏尔只觉神清气爽。

    必经之路上,有相向而立的巍峨石像。这是夏至清和郭超仁、梁宽约见的地方。

    地方空旷,郭超仁、梁宽还没走近,便听到年轻夫妇和小女孩的嬉闹声。

    郭超仁不作他想,梁宽也有些惊喜:“看来,我师妹也来了!”

    走近一些,分明看到,一对母女正捡着石像下未化尽的雪,在攒着雪球,掷来掷去,互相取乐。

    而夏至清并不参与其中,只微笑着站在一旁,欣赏妻女的亲密互动。

    梁宽忙唤道:“珊珊!夏老师!”

    五人相见,一边说笑一边看风景。

    浮云苍狗,风雪如刀。

    纵然经历了六百余年的沧桑巨变,建筑也有不少毁于兵燹之中,但陵寝依然有着恢弘的气势,布局也很严谨,地下墓宫一如当年。

    夏至清当起了临时导游:“墓区建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神道部分和主体部分。我们现在走的是神道部分,在石像路我们见面之前,已经走过了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

    走完石像路,接着可以看到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从棂星门往东北走,就能看到陵园的主体部分了。”

    出了棂星门,可以看到,金水桥、孝陵门、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等一干建筑,都是按中轴线而设的。

    游玩之时,梁宽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