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服他们。后来啊,范夫子您也知道统一了我们中原之后的大隋依然还是以儒家为主。这也就能说明问题了。但这里我还是要说明一点后世的儒家和孔子时期的儒家已经不一样了。”
三人对视一眼后,韩夫子问道:“虽然我们三个老家伙大概明白小友的意思了,但还是想听听小友的见解。”
“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看,夫子们请看,在远古时期的儒家就是君王贤能我就出世辅助,君王昏庸就远离君王,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当然,孔子的弟子做到这种程度了吗?并没有!权力是世间最美味的毒药,现在学生只是一名学子,所以在下可以风轻云淡说出这句话,假使一朝一份巨大的权利放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心动,所以,儒家内部的人就要出现变化,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来看,董仲舒的变法,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同样的没有任何的变化是没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学生现在是一名学子,和董子差距的太大了,所以学生还是更喜欢远古时期的孔子那一套理论,同样的说不定的如果有机会当官,学生也有可能会成为董子那样的。”
“有意思的说法,那你说说董子在你眼中有哪些变化会让儒家成为显学?”
“很简单的概括,天人感应,王权天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通俗来说建立了一个规矩,一个帮助天子统治的规矩,天子是上天的孩子,所以我们要遵从天子的命令,让百姓和君王以一种仁义道德来束缚。在这之前法家也有所尝试,但暴秦的灭亡是大家都知道的,证明法家的那一套并不能成为统治的工具,汉初时期推行的道家,道家那一套用来休养生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是,一旦遇到了外地的侵略,那一套就不够用了,为了中央的集权,汉武帝找到了董仲舒,在董子的改变下,儒家成为了统治者的统治工具,而自己的骨气也是第一次被打断了。”
范夫子打断说:“小友此话说的有些偏颇了,小友已经说了,权力是世间最美味的毒药,就连圣人的弟子都做不到对权力视若无睹,更不要说后世的凡人了,圣人千年都难以出现一个,凡人是世间的大多数,这不是儒家的骨气被打断了,而是儒家的人更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