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就算埋伏,也要多些兵马。几百兵马又能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嘲笑东府军的愚蠢可笑。有人提醒桓胤,对方既有埋伏,便不可轻敌。这几百人恐非全部,后面的定还有埋伏。
桓胤笑道:“放心,他们的尾巴露出来了,我怎还会让他们得逞。传令,各派两干兵马沿着山道两侧搜索前进。慢些行军不打紧,要将那些躲在山坡上的土耗子全撵出来。”
桓伟接到禀报,得知确实有敌军小股埋伏,倒也不敢冒风险。虽然桓胤下令搜索前进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一面缓缓前进,一面命人通知后方的桓嗣,让他们加快速度赶来,以免遭遇大股敌人伏击。
就这样,桓胤带着兵马一路沿着山坡搜索,在数个时辰的时间里,找到了三股埋伏的东府军兵马,将他们全部驱赶逃走。虽然耽误了大量的时间,但保证了兵马不受袭击之扰。
几个时辰过去了,夕阳已经西斜,桓胤的兵马终于来到了白云岩山地的出口位置,平安的穿过了四十里的险峻地形。
出口之外虽然还有一片山地,但是山峰矮小,地形平缓,已经不再是伏击的好地点。更重要的是,过了前面二十余里的山地,便要抵达枞阳县城区域了。
兵士们都很疲惫。高强度的搜索战斗,穿行于岩石荆棘的山坡上需要集中精力,控制身体,还需要保证速度。遇到敌人还要往前冲杀。这太消耗体力和精力了。
当兵马走出了白云岩区域,进入前方低矮山丘区域时,所有兵士都松了口气,精神也松懈了下来。身上的热汗开始变冷,人也变得萎靡了起来。
桓胤和桓伟商议,兵士们疲惫的很,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就算此刻继续行军,抵达枞阳县也要初更了。到那时再扎营的话已经太晚了。加之兵士疲惫,忙活到半夜,次日还怎有精神攻城。所以,桓胤建议原地扎营,就在此处歇息。明日精神完足,再进抵城下,可以坦然行事,毫不仓促。
桓伟却认为,既然最危险的区域已经过去,前方的低矮山地明显不是伏击的好地点。何不乘势前进,一口气抵达枞阳县。郡公之命是今日抵达,只要三更之前抵达都不算晚。明日再去,那便是违背了军令了。
桓胤说,军令归军令,那